彈性流體動壓潤滑及動靜壓潤滑的分類
理論上,高副接觸時是點或線接觸形式,實際上是在很小的面內接觸,比如滾動軸 承、凸輪、齒輪等。
在集中載荷作用下,空壓機接觸面內產生極高壓力(可高達幾千兆Pa),引 接觸面間油膜厚度本來就很薄(有時僅為接觸區長度的起支承面彈性變形。
同時,在如此高壓作用下,其粘度不再是恒值,隨之相應變化。同室溫狀態相比可大 許多倍。這種相對運動表面的彈性變形與潤滑劑的粘一溫、粘一壓效應對摩擦及油膜厚度 共同作用的潤滑狀態就稱為彈性流體動壓潤滑。
彈性流體動壓潤滑的研究始于20世紀50年代。由于必須考慮接觸表面的彈性變形、 油膜幾何形狀及壓力分布,還須考慮到潤滑油粘度隨溫度、壓力變化對潤滑的影響, 以及這些因素間的相互影響。所以研究難度大,計算也更復雜。
彈流理論在工業中的應用還處于初期階段。這不僅因為其計算過程復雜,計算中有很 多限制條件,而且還因為接觸表面形態相當復雜,簡化條件的設置使計算結果有一定的局 限性。
按潤滑系統的工作原理,動靜壓潤滑可分為以下三種形式:
(1) 靜壓浮起,動壓工作式。
該系統的特點是: 在支承起動、制動或速度低于某- -值時,靜日系統工作; 當正常運 轉時,靜壓系統停止工作,動壓系統工作。
該系統已用于重載球磨機,軋鋼機、水輪發電機、重型機床等機械設備,尤其用于帶載起動的機械設備中。
(2) 動靜壓混合作用式。
該系統的特點是: 靜壓系統不只在起動、制動或速度低于某值時起作用,即使在正常 運行中同樣工作,與動壓系統同時支承和潤滑支承。常用于軸承剛度要求高的輕載場合, 比如機床的主軸軸承。
(3) 靜壓工作為主,動壓作用為輔式。
該系統的特點是: 以靜壓為主要作用,動壓作輔助,一旦靜壓出現故障,動壓可以補 充,起保護作用; 并充分利用油膜動壓,增大支承能力。
常用于既有安全要求,又有對主軸旋轉精度要求較高的精密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