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壓機基礎潤滑油的選擇
基礎油是潤滑油的主要成分,其選擇取決于使用條件。選擇的主要項目是:基礎油的種類、粘度、粘溫特性、精制深度和與添加劑的配合性能等。
1.空壓機基礎油種類的選擇
礦物質基礎油有兩種:石蠟基油及環烷基油。
前者的熱安定性較好,粘溫特性較好;后者低溫性能好,凝點低。一般動力傳動齒輪,特別是蝸輪傳動,使用石蠟基油作基礎油。
要求在低凝點的場合,如冷凍機齒輪及寒帶地區的空壓機。設備,應選擇環烷基油作為基礎油。
對于開式齒輪,往往采用殘清油和瀝青來調配。當要求粘一溫特性、抗乳化性、抗氧化性好,與極壓添加劑的調配性能要求較高時,可考慮采用合成油作為基礎油。
2.基礎油的粘度及粘一溫特性的選擇
選擇基礎油的粘度和粘一溫特性(粘度指數)的主要依據是運轉狀態,即運轉負荷與速度。
為了滿足不同的使用條件,應劃分若干粘度范圍。但是,要想使千差萬別的使用狀態都有一種與之對應的原料油是不可能的,解決的辦法是采用兩種(或幾種)不同粘度的基礎原料油調合出所需粘度的潤滑油。
原料油的配合比例可用試驗法,已知重質油A在50C時粘度為182輕質油B在50C時粘度為48cSt,欲配成50C時粘度為75cSt的潤滑油,求兩種油的配合比例。
從運動粘度為182cSt處向右引一平行線,再從表上端調合率的橫線上的重質油比例為100處引線,兩線交點用4表示;同樣由粘度為48cSt處引一平行線,由表上端調合率的兩線交點用B表示。
聯演線上輕質油比例為100處引垂線,接A、B成---直線。再從粘度為75cSt處引一水平線與AB線交于C、由C點作一向上的垂直線,該線與調合率直線的交點就是兩種油的百分比,即重質油A?為38%,輕質油B為62%。
3.基礎油的精制深度為了改善油品的理化指標或使用性能,往往要加深精制深度。經精制的基礎油其安定性與破乳能力得到改善,對添加劑的感受性好,油品的低溫性能好。
但隨著精制深度的增加,落礎油中的膠質、瀝青質和稠環化合物減少,使油品的粘時力降低,油膜強度下降,抗磨性變差,負荷能力下降。
因此,經深度精制的基礎油適于配制極壓潤滑油;精制深度較或用來調淺的油及溶劑精制的抽出油適于做非極壓潤滑油,制中、低型極壓潤滑油。
極壓潤滑油的基礎油最好月精制深度較深的石蠟基油,因為它的氧化安定性、抗氧劑感受性、粘一溫特性好。